年货节档口:疲于“赶风口”的云集电商( 四 )

2011年微商群体萌芽 。 2013年微信推出支付功能后 , 社交+支付的产品功能演化出了更多的微商交易渠道 , 比如通过朋友圈或企业服务进行买卖 。

随着微商人数不断增长 , 有关部门监管调整的力度加强 , 微商行业逐渐规范化 , 生态朝向良性发展 。 2015年这一节点 , 微商市场的变化催生了社交电商行业 。

云集就在这一年成立 , 当时还叫云集微店 。 根据《2016年中国微商行业发展报告》 , 2015年微商的从业者数量达到1257万人 , 由于成立时间相对较早 , 云集是最早抓住微商这一群体红利的社交电商之一 。

2016年12月商务部联合发改委、网信办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一文中明确指出鼓励社交电商模式发展 。 政策推动之下 , 社交电商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

社交电商比起一些传统电商类型 , 在获客方面具有优势 。 企业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用户网络裂变式发展客户 , 出现了内容引流、多人拼购等多种变现模式 。

根据招股书 , 截至2018年 , 云集平台上的买家数量近2320万 。 2016年至2018年的买家数量复合增长率达到204.63% 。 因为买家基数的扩大 , 云集的交易总额(GMV)也在攀升 , 2018年GMV达到227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