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来了!蚂蚁金服要做造风者( 三 )

2019年 , 蚂蚁金服区块链一边储备技术将基本功练扎实 , 一边加速区块链产业化让技术落地 。

PRdaily 数据显示 , 阿里巴巴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1005 件 , 位居榜首 , 这些专利全部来自于蚂蚁金服 。 蚂蚁金服副总裁、智能科技总裁蒋国飞透露 , 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引擎从技术上已实现“双10亿” , 其可拓展共识以及双层网络设计 , 能支持10 亿账户规模、每日10 亿交易量 , 并实现每秒10 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PPS) 。

在应用落地上 , 蚂蚁区块链已解决包括跨境汇款、供应链金融、司法存证、电子票据等40多个场景的信任问题 , 且平均以每个月2个的速度增加 。 在场景选择上 , 蚂蚁金服偏爱“复杂”的场景 , 用原理简单的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的场景的信任问题 , 最终结果是提高不同参与者的协作效率 , 降低协作成本 , 最终实现大规模的高复杂度协作 。

比如蚂蚁金服用区块链让跨城出行变得更简单 。 曾经跨城出行支持“一卡通”的最大挑战是异地票务结算 , 需要大量的人力 , 无法做到实时(一般要1-2天)还可能出错 。 如果多个城市互相兼容 , 异地票务结算的复杂度会指数级增加 。 2018年12月 , 上海、杭州、宁波长三角三城首次实现“一票通行” , 到了2019年11月 , 长三角9城、厦门、青岛等12城实现一票乘车 , 背后正是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记录跨城交易且不可篡改 , 每个城市地铁企业都能从链上获取对应乘车的区段、价格 , 实现自动秒级结算 , 不同城市的地铁部门在一个链上实现了高效协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