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多摄爆发之前 理性看待手机摄像头的数量( 五 )

在传感器性能接近时 , 相机APP算法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 特别是当手机搭载了麒麟970、骁龙660/845这些具备较强AI运算能力的SoC来说 , 集成更强的ISP单元、AI美颜和AI场景识别等功能的加盟(图4) , 更是有利于拍出更加讨好眼球的照片 。 如果优化给力 , 这一部分可以弥补甚至超越更高性能传感器所带来的拍照性能增益 。

双摄方案中的辅摄地位

在探讨更多摄像头对智能手机到底有无实际意义之前 , 咱们还是需要正视一下双摄方案中的辅摄地位 。 要知道 , 辅助摄像头能否对最终成像有着5%的增益效果 , 关键就是双摄方案中辅摄所承担的功能 。

主摄+景深方案

这是如今双摄手机中普及度最高的方案 , 由一颗主摄 , 与200万到800万像素不等的景深镜头构成 。 在绝大多数拍照环境下 , 只有主摄参与成像 , 而作为辅摄的景深摄像头 , 则仅参与大光圈、人像和景深等特殊拍照模式 , 用于记录景深信息 , 可以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功能 , 并拍出硬件级的背景虚化效果(图5)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双摄方案中的景深辅摄 , 对最终成像的画质没有增益 , 只是让突出物体/人物的边缘更加修整真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