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顶级投资人:2019年的机遇与残酷 确定和不确定(17)

流量退场 技术为王

B2B、企业服务持续发酵 技术必须有落地能力

消费互联网之后,市场主体将由人转向企业成为行业共识。人口红利渐失的中国市场,提高企业效率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助推器。企业服务、B2B、物联网等toB赛道在寒冬下仍能逆势融资,企业服务甚至超越电商,成为2018最热门的创业赛道。

周逵认为,过去10-15年互联网创新带来了消费互联网的繁荣,再往后呼唤的是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新赛道之上,单纯的流量模式不再复用,“+技术”被机构不断强调。胡磊告诉36氪,中国工业已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大家越来越重视效率提升、成品率改进、成本降低,基于此,“工业+技术”的投资越来越热,进入估值1亿的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

因为重技术、强线下的特质,巨头的固有优势在这里不复存在,如果亲自下场,它们需要和初创企业真正地同场竞技,而非碾压式“一骑绝尘”。以周期长、门槛高闻名的产业投资,也将颠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手法,给新入局的投资人带来挑战。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在接受36氪采访时说,不同于西方国家依次走完:建立早期工业化、通过资本完成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信息化和科技提升效率三个阶段,中国几乎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时启动。这也是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全球领先,而产业互联网仍相对落后的原因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