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商业化版图初现,张小龙还担心什么?( 二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崔鹏

编辑|刘宇翔

头图来源|视频截图

张小龙并没有像往常那样 , 出现在微信公开课现场 。 经历了去年午夜4小时的超长演讲之后 , 今年他把舞台交给同事 , 连开场演讲都变成视频形式 。

在视频中 , 他花了12分钟讲述自己关于信息互联的7个思考 。 诞生9年之后 , 微信需要思考的东西 , 已经从早期的“怎么做” , 变成现在的“做什么”;微信需要的能力 , 也从早期的产品能力 , 变成现在的组织能力 。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的选择” , 张小龙的7个思考几乎是每个互联网公司 , 尤其是大体量公司会面对的事情:用户隐私出让的尺度 , 如何调和精准广告与用户隐私的矛盾;信息获取的被动 , 很多用户已经懒于主动获取信息 , 依赖推送;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 目前已经有接近100万微信用户拥有5000名好友;事件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用户进行信息选择的难度越来越高;信息的多样性凸显 , 长尾公号更加重要;移动互联网信息割裂 , 导致搜索信息困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