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字呈现张小龙4小时现场分享:永远跟用户在一起( 五 )

现在回顾微信早期,我庆幸做了两件正确的事情:

一是没有完全的导入手机通讯录或者 QQ 好友,而是让早期微信用户自己选择,要在微信里面选择添加哪些 QQ 好友。因为当时也比较担心来自运营商的压力,一开始并没有放开让用户全部导入通讯录。

二是没有在早期就疯狂推广它 ,这样让它可以有了健康发展的空间。直到微信 2.0 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数据有了比较平衡的增长,才逐渐投入了一些推广资源。

微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从工具层面说的,本质上微信还是一个工具。

# 第二个原动力:帮助创作者取得价值。

在微信上线一年多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微信会取代短信。这时候就意识到我们会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收取信息和服务的通知,就像当年 SP 的机会。但是我们知道,短信是不可控的,就像垃圾信息会很多一样。那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服务通知就应该这样发的,但是我很清楚,那是不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市场的。因为它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让市场变得糟糕。如果我们只发送你需要的信息呢,就能让市场变得好。这就能让用户端和服务端连接起来,我们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我当时还给 Pony 发了消息,具体 Pony 回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就是说那还是会有垃圾消息该怎么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