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措施( 四 )
幼虫 。 幼龄幼虫淡黄或白色 。 近老熟时体长约为13 ~16mm , 桃红色 , 幼虫体长、大小、颜色常因寄主植物等因素略有差异(图5) 。 幼虫腹部颜色较浅 , 无臀栉 , 头黄褐色 , 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 , 臀板黄褐或粉红色 。 幼虫老熟后 , 作茧化蛹 , 茧分为夏茧和冬茧两种类型 。 夏茧较大 , 长纺锤形 , 长 7 ~13mm , 茧丝松散 , 幼虫呈“一”字形化蛹 。 冬茧较小 , 扁圆形 , 长 2~3mm , 茧丝紧密 , 幼虫呈“C”形蜷缩化蛹 。
图 5 桃小食心虫幼虫
蛹 。 初期黄白色 , 渐变灰黑色 。 足和触角端部游离 , 蛹壁光滑无刺(图6) 。
图 6 桃小食心虫蛹
3 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广泛分布于中国北纬 31°以北、东经102°以东的北方果区 , 是中国水果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 , 在山东地区一年发生 1 ~2 代 , 以老熟幼虫在果园树下土壤、堤堰、堆果场、种子层积沙堆、果树根颈部结茧越冬 , 越冬代幼虫 5 月中旬开始出土 , 出土盛期在5 月下旬末至 6 月下旬 。 出土后主要在树冠荫蔽处、石块、土块、果树老根、杂草、杂物等处做夏茧并化蛹 , 成虫羽化后常昼伏夜出 , 一般经 2 ~3 天产卵 , 每只雌虫的产卵期约为 15 天 。 初孵幼虫常在果实表面爬行选择适当部位蛀果危害 。 第 1 代幼虫在果实中历期22 ~29 天 , 成虫于 7 月下旬开始出现 , 9 月下旬结束 , 盛期一般在8 月中下旬 。 第2 代幼虫在果实内历期14 ~35 天 , 最早 8 月下旬开始脱果 , 9 月中下旬为盛期 。 桃小食心虫成虫世代重叠严重 , 导致其代数区分不明显 。
推荐阅读
- 猎犬|原神:探索度100%!玩家花三天肝完鹤观,他总结了五点心得!
- 宫本武藏|限时商店16款传说皮肤评分汇总,这是质量的体现,换哪个别纠结了
- 热血传奇|热血传奇:玛法大陆的故事,凭借一己之力终结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战斗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S24赛季提前更新,详细总结了16条,提前了解新赛季!
- 王者荣耀|第一颗荣耀水晶换什么?以后不用纠结了,人人都有“荣耀典藏”
- 鹰眼|回复术士终于完结了,棍勇收服诺伦,你们最想看的环节来了
- 米莱狄|王者荣耀:米莱狄80级战令皮肤模型特效展示,胡桃小兵太可爱了
- fpx战队|恭喜WE!结束自己三连败,终结了FPX的六连胜
- 小牛互娱|打造游戏爆品,小牛互娱总结了游戏行业人货场思维
- 韩信|手握88碎片换哪个皮肤好纠结了半天还是这几个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