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不足同质化严重,CES上不得不吐的五大槽点( 四 )

今年的CES,智能家居厂商比以往更重视抢占“入口”,既包括向智能化转型的家电厂商,也包括上下游供应商。在美国市场,由于智能语音系统入口由Google Assistant和Alexa垄断,其他厂商都放弃了做语音入口。所以在今年CES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国内智能音箱遍地开花的盛况。

IoT的确很有诱惑力,参展商呈现出的一体化智能家居的愿景也足够美好。比如,一进屋喊一声唤醒词系统就可以自动开灯、自动打开空调、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国内诸多家电大厂在Central Hall占据了大面积展位,展示大国制造的骄傲和美好生活的图景。但是仔细逛下来,你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都属于概念型产品——或者至少是高端机型。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毕竟CES代表的是未来科技趋势。

但问题在于每家家电企业都想尽可能的扩展产品线。智能音箱、智能试衣镜、智能冰箱、智能厨房、甚至智能浴室……产品类目的重合度极高。如果抹去品牌,你会怀疑这是不是深圳同一家代工厂生产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智能家居标准缺失,很难把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接入统一的系统当中。伴随互联网化家居产品数量的增多,对于便捷统一的控制面板的需求开始提升。毕竟要想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用户不可能只买某个品牌的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