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被调成噩梦难度的游戏: “红米闯关”( 四 )

加上如今上市公司的压力会直接作用于红米身上 , 一个新品牌会做到这么艰辛 , 也是很不容易了 。

第二关:极容易出现的市场互冲

假如把开局身份认同的缺陷补上 , 红米的日子是不是就好过了呢?似乎也不是 。 接踵而来的中期问题 , 在于小米和独立后的红米 , 很难产生差异化认知与能够彼此隔离的市场区间 。 而两者紧密相关的联系 , 却很难一时半会儿切割清楚 。

小米与红米的关系 , 目前处在一个逻辑怪圈当中 。 目前每四台小米手机 , 其中三台就是红米 。 但是小米的利润高 , 而红米本身贴牌模式 , 利润很大部分要分给供应商 。 所以二者是错综复杂的连接 。 一方面小米要靠红米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份额 , 另一方面小米还不想让红米将大把利润外流 。

面对这个纠结的问题 , 目前小米的选择是干脆切割 , 各自发展 。 然而这很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小米将丧失出货量这个核心武器 , 导致竞争力的严重下跌 。

而对于刚刚独立的红米来说 , 问题或许更加复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