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家用摄像头遭破解,除了隐私问题,物联时代还有更大的危机( 二 )

“数十万家用摄像头遭到破解 , 具有隐私内容的摄像头账号售价竟然高达100元一个” , 在近日 , 一则以摄像头破解为核心的黑色产业链又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

伴随着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和硬件条件的成熟 , 家居摄像头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 。 在Strategy Analytics给出的报告中 , 2019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摄像头(包括可视门铃)产品支出近80亿美元 , 并且将保持14%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3年攀升至130亿美元 。

在终端数量激增之下 , 与之伴生的黑色产业链也必然会有所兴起 , 而这次的事件也不是最后一例 。 在贩卖隐私视频的背后 , 还存在着摄像头破解工具以及已破解的账户密码等更为庞大的市场交易 。 溯源而上 , 不只是智能摄像头 , 整体物联网设备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间接催化了相应的地下黑产 。

但相比于阳光和阴暗的辩证关系 , 我们更为关心的则是个体隐私在逐渐铺开的物联大网下是否还存在着生存空间 。 影响这一点的不只是来自黑色产业链的被动威胁 , 也有着主动投身物联大潮下的无形受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