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各个“阶层”生物的色彩,几乎各种深度都有发光的颜色!( 十 )

仿鲸鱼(Cetomimidae)是一类典型的适应深海中层环境的动物 。 它们长着大大的嘴巴 , 体型刚健 , 可是眼睛却又小又贫弱 。 仿鲸鱼中许多种类的皮肤都是红色的 , 这在只有蓝色光线才能到达的深海中看上去是黑色的 , 不易被察觉 。 仿鲸鱼的眼睛虽然视力极差 , 但是靠着身体侧面能感知水压和振动的侧线 , 它们有效地弥补了眼睛的缺陷 。

有些鱼儿的眼睛退化得更厉害 , 只剩下一点点痕迹了 。 例如胶鼬鳚科的鱼儿(Aphyonidae)的眼睛退化得很彻底 , 已经凹陷到皮肤下面去了 。 这类鱼儿身体惨白 , 肉质膨松 , 没有鳞片 , 它们隐居在海底附近 , 只有用底层拖网的办法才能把它们“请”出来 。

到达深海中层的光只有蓝光 。 在这里 , 动物要借助环境中的微光来看见周围的东西 , 眼睛必须对蓝光足够敏感才行 。 有些动物嫌光线不够 , 干脆自备发光器作照明装置 , 就像人类打着手电筒或者灯笼走夜路一样 。

光巨口鱼(Photostomias tantillux)是一种长相古怪的深海鱼 , 它的嘴巴很大 , 可是下颚却没有皮包住 , 是空的 。 它的皮肤是黑色的 , 身体侧面排布着小小的发光器 。 而它两只眼睛的下方各有一个很大的发光器 , 像两只手电筒 , 发光器的表面被一层膜覆盖着 。 光巨口鱼在游动的时候 , 它的发光器发出白光 , 透过红色的膜就变成了红光 。 由于绝大部分深海动物都看不见红光 , 所以光巨口鱼能用“手电筒”将猎物看得真真切切 , 却不会被对方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