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各个“阶层”生物的色彩,几乎各种深度都有发光的颜色!( 六 )

红色 海洋中水深200~1000米的地带被称为“微光带” , 光合作用在这里已经无法进行 , 但仍然存在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 很多生活在这里的生物都是红色的——由于不存在可以把红色反射出来的红光 , 它们看起来就是黑色的 , 这让它们得以完美地融入环境之中 。

为什么不干脆变成透明的?有时候不透明也很有必要 。 比如说一种最近才发现的水母Lampocteis cruentiventer(意为“血红色肚皮的水母”) , 它的胃是深血红色的 , 目的是为了掩盖它吃进肚子里的生物所发出的生物光 , 不让自己在大快朵颐之际变成其他生物的猎物 。

同样 , 捕食者也针对这些红色生物开发了相应的秘密武器 。 比如巨口鱼 , 它能用发射红光的方法 , 去照亮这些本应消弭于黑暗中的红色生物 , 让它们再无所遁形 。 由于大多数的深海鱼类对红光都不敏感 , 这些发出红光的捕食者能够得以悄悄接近猎物而不被其发现 , 它们简直就像戴了夜视镜一样 。

蓝色 水深超过1000米 , 就再没有任何光线可以穿透进来了 。 由于捕食、防卫和吸引配偶的需要 , 很多生活在这里的生物都会发出蓝色的生物光 , 为什么呢?想想我们刚才说的内容就知道了——因为蓝光是在海中能够传得最远的光 , 当然发蓝光效果最好啦 。 也因为如此 , 这里的大多数生物也都只能分辨出蓝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