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书法水平,不配给黄帝陵题字?启功:到街上看看中国银行( 二 )

1958年 , 黄陵县人民委员会上书中央 , 要求主席为复修的黄帝陵题字 , 主席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期间为黄帝写过祭文 , 题字的事 , 最好叫郭老(郭沫若)去写 。 随后他就把信批给郭沫若同志 , 1963年修复桥山祭亭时 , 将郭沫若手迹刻在石碑上 ,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

郭沫若本无意将书法当作事业 ,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 , 成为了书法界中的大家 。 郭沫若的墨宝可谓是珍贵之极 , 直至今日依旧被众人所看重 。 为纪念建国15周年 , 郭沫若在一幅1.42米×3.57米的宣纸上 , 用苍劲有力的行书 , 书写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八个气势磅礴的大字 。

市场拍卖时底价为100万元人民币 , 最终竟以319万元的价格成交 , 不但改写了郭沫若书法作品成交的纪录 , 同时也刷新了近现代书法单件作品的成交记录 。

郭沫若的题字更是备受瞩目 。

人们常说 , “到北京不去故宫就是白走一趟” 。 每年 , 故宫要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多达700万人 , 有时甚至一天就能接纳13万人 。 未进故宫大门 , 抬头即可望见“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 , 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选择在这匾额下照相留念 。 这五个“勾魂”的大字 , 正是出于郭沫若的笔下 。 也只有郭沫若书写的这五个字 , 才能凸显故宫的气势 , 才能让这座入驻过24位中国帝王的宫殿骄傲地面对世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