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8年,干掉了短信也杀死了媒体?( 八 )

一方面公众号让人人都能够表达,这也意味着媒体门槛降低,你能够说这是一种平权,表达权益的对等化,当然它为优秀的个体表达提供了土壤。

另一方面它让原本的机构新闻从业者以公号为消费平台,彻底分开了原有的新闻组织,完成消费和营收的个人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公号依然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但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看,不可避免地,受众时间被这些以个体为单位的公号内容消费者所分散,另一方面机构和媒体人的个体化,都构成了机构媒体的式微。

当媒体内容变得十分提高时,机构媒体的规范内容消费流程被丢弃——采访、写作以及编辑审核把关。

就在1月12日,公众号《呦呦鹿鸣》一篇名为《甘柴劣火》描写甘肃官场的稿件的争论,被指在版权上触及侵犯《财新》的稿件,在新闻业界惹起了普遍的讨论,包括《财新》胡舒立都出面为此事发声。

而这件事情的实质在于机构媒体一方面在承担首创采访的各种风险和本钱——政治新闻采访的风险就像《甘柴劣火》中提及采访人员遭遇那样,有可能被蒙冤关押,同时,机构媒体又在支付经济本钱,而这些冒着风险和本钱采访得来的内容和素材被挤压它们生存空间的自媒体作者免费运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