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私有化” 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聚美优品( 四 )

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2014年聚美优品趁着春风得意的劲头 , 一口气登上美股市场 , 摘得中国美妆电商第一股的美名 。 然而一日看尽股市美景之后 , 聚美优品却被一场噩梦惊醒 。

2014年7月底 , 聚美等多个电商平台被曝出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 。 尽管陈欧一再强调假货风波只是第三方手表业务 , 而非化妆品业务线 , 但水涨船高的股价却是一下决了堤 , 连跌4个月 。

2015年 , 聚美的核心化妆品业务也爆料称山寨商品泛滥 , 还牵连了其跨境业务 。 这一爆料无论是事实还是谣言 , 终归是把聚美笼罩在假货阴霾之下 。 尽管陈欧此后撂下晒出假货赔100万的狠话 , 还是没能挽回聚美流失的用户 。 数据显示 , 聚美优品的活跃用户从2016年的1540万开始连续下滑 , 跌到2018年 , 仅剩1070万 。

2012年在《非你莫属》一个求职者问陈欧 , 为什么聚美优品当时还没有搜索功能?戴雨森后来表示 , 只是当时来不及弄 , 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快 。 而因假货事件引发的品牌危机正是聚美一度追求发展速度所显露的弊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