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的思维桎梏:互联网时代下,海信陷入失速困局( 三 )

作为彩电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 周厚健在提振海信整体经营业绩上仍然显得破局乏术 。 而他在2017年收购ToshibaViualSolutionsCor-poration(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 , 以下简称“TVS”) 95%股权也被认为是拖累海信电器近两年业绩的因素之一 。 据了解 , TVS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 周厚健在收购之初就该明白TVS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 100% , 纳入合并范围后将使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应上升 。 但是 , 周厚健面对TVS公司的这种糟糕的经营状况却依然选择收购 , 着实令人费解 。 对此 , 周厚健给出的解释是东芝是一个很好的品牌 , 海信电视收购的是东芝电视全球业务 , 将拥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 , 可以帮助海信打造其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 。 但是 , 业内的分析人士并不看好这笔收购 , “这笔买卖看似划算 , 但实际上东芝电视资产完全就是个‘财务垃圾’” 。 然而 , 周厚健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市场经济思维理念 , 不仅完成了收购 , 还受让了东芝所持有的 TVS公司95%股权 。 在2018年3月 , 他甚至公开表态 , 希望TVS能够在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 。 但是 , 惨淡的经营业绩砸碎了他美好的幻想 。 2019年第三季度 , TVS虽然实现了盈利 , 但是未来是否能为海信提供业绩增速的助力依然堪忧 。 周厚健和他的收购TVS的决策也因海信近两年业绩增速下滑 , 而遭到业界的诟病 。 此外 , 周厚健在营销费用方面的大幅投入 , 也是造成海信近两年来业绩低迷的重要原因 。 2018年 , 海信电器的营销费用从2017年的22.76亿元扩张至29.54亿元 , 净增了6.78亿元 , 增幅达到了29.77%;该公司2018年新增的营销预算中 , 最大的一笔用于包括广告投放在内的市场推广活动 , 仅此一项就新增了2.42亿元——而这样的营销投入只换来了海信电器2018年6.87%的营收增长 , 其当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却在201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暴跌59.40% , 缩水至3.92亿元 , 较2017年净缩水了5.75亿元 。 02 思维上的困局而在这种情况下 , 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海信和其服务 , 已经成为其转型的重要内容 。 但是 , 周厚健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和海信如何转型 , 依然处于一个相对懵懂的状态 。 而且他对海信进行互联网转型的一些产品上的布局 , 也存在着一些不甚合理的决策 。 在互联网思维下 , 家电企业服务的转型要从产业链的上游开始 , 包括从研发、设计、生产、流通 , 到消费者使用以及内容 , 都成为服务的落脚点 。 而周厚健却陷入了只关注技术更新迭代和用户数量级的积累的思维困局 , 而他在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用户内容体验层面的一些布局和决策也难以称之为合理 。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周厚健在海信的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布局 , 在内容建设方面 , 对比小米在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布局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