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铺盲道”:有标尺还需法规护航( 二 )

\n

“现在手机和电脑有比较完善的读屏软件 , 可以让视障人士使用 。 不过 , 在我的日常体验中 , 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 ”1月8日 , 谈及自己接触到的无障碍互联网信息服务 , 蔡琼卉说道 。

\n

蔡琼卉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 读屏软件就相当于视障人士的“网上盲道” , 但手机端和PC端读屏软件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朗读或未命名的标签 , 甚至有很多基本功能没法用读屏软件来操作 , 给其互联网体验造成很大障碍 , “最典型的就是图片验证码问题 , 直接导致大量视障用户无法登录以及进行后续的操作 。 ”

\n

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卜佳俊教授很早就关注此类痛点问题 , 并将其作为一项攻关课题 。

\n

在他看来 , 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门槛主要为:互联网内容如何被视障人士感知和理解 , 即需要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都能通过听觉通道被视障人士获取 , 如将图片内容念出来给盲人听;互联网内容如何在听觉通道有效融合和传输 , 即原有听觉通道信息和其他通道转换过来的信息准确、同步传输给视障人士 , 如无障碍电影需要在播放电影原声的同时播放旁白且两路声音不能产生混淆;互联网内容如何与视障人士有效交互 , 如视障人士通过语音对答实现在线购物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