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站在创新十字路口,人工智能会失控吗?(16)

「目前 , 对人们生物特征的保护 , 例如虹膜、人脸、指纹等的保护 , 都没有被写进现有法律 , 信息保护的责任主体、责任边界 , 如何使用、处理和销毁信息 , 法律都未具体规定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法律脱节的当下 , 商业伦理要有约束力 , 「人脸识别公司作为技术源头以及获益者 , 必须让用户有获知风险的知情权 。 」

微软就曾删除了其最大的人脸识别数据库 MS Celeb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 数据库中采集的很多图像的主人并没有授权这一行为 , MS Celeb 数据库通过「知识共享」许可证来抓取和搜索图像 , 这引发一些人的反对 。

在中国 , 越拉越多的人脸识别从业者也承认 , 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 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 , 要在隐私、安全和便捷三者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 允许技术适度向前发展 , 同时保护公民隐私 。 。

「监测头环」进校园惹争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