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嫩芽”破土而出! 在月球上“种菜”怎么做到的?( 三 )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 , 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 , 那么月球上的月光是如何引入“生态圈”的呢?原来 ,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通过光导管引入月球表面自然光线 , 实现月面原位资源利用 , 让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 。 深空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 , 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实验的意义更大 。 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进行生长 , 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 , 开展长时间的科研工作 , 对人类未来在地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 , 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 , 罐子里的动植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 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成长发育 , 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 , 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

光合作用示意图

为什么选择棉花、土豆、拟南芥等生物?

由于“罐子”里资源有限 , 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 。 那些能登上月球的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 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 。 其次 ,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 , 昼夜温差大 , 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 30~60℃ , “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 , 因此要求动植物能耐高温、耐冻 , 而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