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嫩芽”破土而出! 在月球上“种菜”怎么做到的?( 四 )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 , 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 。 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小个子”品种 。 拟南芥开花周期短 , 从发芽到开花只需 1 个月 , 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 。 而动物虫卵将在生态圈中完成虫卵孵化、幼虫生长发育的完整生命周期 。

土豆可能是未来太空的主食

最新传回的图片显示 , 棉花的嫩芽长势良好 , 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 , 在月球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 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

温度控制有难度!

此次嫦娥四号所抵达的月球背面距地球38万千米 。 月球环境真空 , 白天温度能达到100多摄氏度 , 夜晚零下100多摄氏度 , 加上微重力、太阳辐射强、高能粒子冲击等 , 给实验带来不小的困难 。

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的难点在于温度的控制和能源的供给 。 因为太空舱不会给“罐子”供电 , 因此需要自己解决能源问题 。 为了让“罐子”里温度恒定 , 科学家们给“月面微型生态圈”穿上保温服并装了空调 。 但这个空调不是普通的空调 , 是应用重庆大学在建筑温控上的优势研制出的新型空调 。 利用太阳能电池就能进行温度控制 , 保证“月面微型生态圈”以及照相机等一些耗电器材的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