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等了三年的付费阅读终于来了,能激发微信内容创作者的“第二春”吗?( 五 )

后期我也会尝试 , 但是有些方面仍然需要考虑 。 比如在产品设计上定价上就得做更多的区隔 , 如果有些人付费买了两三章书之后 , 接下来到时候要再买整本书 , 是不是要给相应的折扣?读者的权益会不会得到一些损害 , 这些都是需要去再做一些平衡的 。 目前我还正在研究 , 可能会在下一本书的连载上会做一些尝试 。

其他内容生态受影响更大

i黑马主编 韦龑

我们在2017年年初就尝试过知识付费 , 把相对干货的文章、商业案例做成一个合集 , 一份300元 , 2个月才卖了几百份 。

为什么卖不出去呢?我们后来反思 , 知识付费其实顺应的是出版逻辑 , 它没有办法卖很多的钱 , 也不是培训 , 但是假如你有足够多的用户量的话 , 整个逻辑是成立的 。 而出版逻辑其实要求你的内容足够垂直化和专业化 , 而不是像现在的公众号内容一样 , 早报也跟 , 热点也跟 , 这样泛泛而谈的财经内容很难做起来 。

后来 , 我们就改变了方式 。 形式上 , 我们目前通过一个工具(名为“马脑”的H5页面)引流 , 内容上 , 主要是做一些偏垂直赛道方法论的东西 , 比如股权融资、线下如何开店、销售该怎么做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