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也泼冷水?到底该如何看待5G技术( 八 )

不过这里却有一个问题,目前所谓物物连接的很多场景,要么不需要5G,要么不敢信赖公众性的无线通信。

虽然很多媒体在报道中将物联网和5G“捆绑”在一起。但其实物联网并非必须配合5G应用。因为现有物联网主要是追求长寿命,设置一个物联网节点,肯定不希望1-2天内就去更换一次,且大量应用都是低速、小数据量的通信连接,用2G、3G、4G就行了。

以目前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案例——ofo自行车智能锁为例。其使用的NB-IOT其实就是华为和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合作出的简化版、删减版4G,且只需要用很小的通信容量。

无独有偶,不久前,国内运营商进行了物联网芯片招标,中标斩获大单的物联网芯片用的就是2G。

所以,物联网,至少当前的物联网,和所谓万物互联,和5G没有必然联系。

而另一个被热捧的应用方向——无人驾驶,先不提无人驾驶技术本身是否成熟,即便是谷歌搞的无人车,也是“胖终端”的无人驾驶,接受信号而做出反应的过程是放在车上。而把5G和无人驾驶联系在一起的则是“瘦终端”模式,做出决策是在“遥远”的服务器,这种做法是存在极大隐患的。现有条件下,用5G网络来搞无人驾驶,可以说是自找麻烦,人为创造了黑客顷刻间把现代社会彻底打乱的空间,这后果看看《速度与激情8》可知一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