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客工场执行合伙人张鹏:相比40年前 现在的“创业寒冬”已算非常舒适( 三 )

在以前,我们创业的时候不是这样。1999年,我在广州刚踏入大学校门,那个时候大家讨论的还是电子邮件。1998年,广州出现第一家电子网站——大洋网,它是一家卖书的网站,而且会把书送到你家。

在1999年,大洋网主动做这样一个活动:由广州日报从读者里面筛选20个人,放在不同的房子里面,看这20个人到底有没有可能运用网络待三天。在1999年,由广州日报选的这20人,并不保证每个人当时都会上网。

当时网速只有24K,抽一根烟的时间,网页都不一定打开。这2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不会上网,撑了一天没吃没喝退赛了,有些是通过QQ送吃送喝到最后。当时撑到最后的读者里,没人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有人嘲笑称:怎么可能通过电子商务线上生活。

当时的主流科技是什么?是非常稀少的,像素有30万的数码相机;是2003年左右,取代3寸盘的,只能存储16兆的U盘,这种大小的U盘,在现在已经放不下2张照片。这些就是当时科技工作者谈的科技创新产品。

在当时,提出创业还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情。我是在2003年毕业的,毕业前我参加一个大学组织辩论赛,辩论赛主题是《毕业之后,你是去国企还是去外企?》。那时根本没有创业的概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