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首次为第三方商家“立榜” 小动作背后藏大野心( 三 )

拉长三方商家的“短腿”,京东才有出路

论品质和服务,京东是有优势的。京东以自营起家,又通过自建物流积累起没假货、送货快、服务好的良好口碑,取得了现在的商业地位。但自营更适合家电、手机这样的标品,面对服饰、居家这些非标品占主导的品类,京东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四五年前京东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希望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选择。

京东这种做法无可厚非,靠自营只能独居一隅,没法成为综合性的零售平台,但开放三方商家入驻也是利弊参半。

好处是第三方商家为消费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也为京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京东每个季度服务净收入都以50%左右的速度飞涨。坏处也显而易见,三方商家的品质和服务比起京东自营有差距,这就会拖累京东苦心积累的口碑。

所以一些很在意京东自营的用户,上京东会先冲着自营来,不大会选择第三方商家;反过来第三方商家出现问题,京东又难免会背锅。一旦京东没假货、送货快、服务好的形象受到影响,核心竞争力将不复存在。

所以逻辑就很清楚了:对京东来说,自营和第三方商家是同气连枝,双方都好京东才能好。京东要打赢服务这一仗,重塑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和口碑,关键就是让三方商家不再成为品质和服务的“短腿”。这也是京东推出“京东好店”排行榜的原因所在:通过榜单鼓励引导第三方商家不断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使之向京东自营看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