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介入写作 全新篇章还是动乱起点?( 三 )

有人认为目前的计算机写作程序还在草创初期 , 尚有局限 , 并不完美 , 仍在东奔西窜、四处探索 , 却没法量化生产 , 暂时也还创作不出艺术水准冠绝古今的小说和诗歌 , 也无法保证创作的标准化 。 但在其他文本生成领域 ,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展现出卓越的潜力 , 例如新闻生成 , 足以假乱真 , 写出不错的报道 , 而且已被广泛采用 。

也有人认为 , “机器写作能还是不能?”这个问题 , 本身就是个问题 。 因为这不是“能与不能”的二分问题 , 而是卡尔纳普所说的“确证度”问题 。 不妨假想一条函数线 , 横轴上1代表能创作出类似莎士比亚戏剧的名著 , 0则代表不能 , 那么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艰辛努力 , 是让机器写作从0走向1的过程 。 目前机器写作正越来越趋近于那个1 , 虽道路艰辛 , 但未来可期 。 若无三体人、比克大魔王等外力影响 , 趋势几乎不会停止 , 必将继续向前 。 例如 , 人工神经网络层数更深、上下文处理也更优秀的“BERT模型” , 便被认为具有突破性 。

目前文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 除了上述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的词频统计、句法依存分析、情感分析等数据收集和建模分析之外 , 在创作领域 , 则出现了提供自动起名、人设生成、剧情灵感提示、描写参考等服务的网络小说创作辅助平台“玄派网” , 可以进行相关文本糅合与生成的“大作家”写作软件等 , 可以对创作特别是类型文学和网络小说创作提供技术性帮助 。 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不是一句没有灵性就可以全盘否决的 , 另一方面 , 它也的确没到作家的程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