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了“专利流氓”,苹果、微软、宝马等35家公司告到了欧盟( 四 )

\n

据王冬介绍 , 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建立较晚 , 所以现在像诺基亚这类企业发起专利诉讼的案例较少 , 更多的是个人申请专利而没有实体经营的现象 。

\n

但问题是 , 在个人申请专利中 , 有些人是真正在做技术发明 , 有些人则是抱着“勒索”心态 , 这两种情况又该如何区分?

\n

王东表示 , 这实际上不属于侵权的问题 , 而是从“确权”角度出发 。 “如果个人真的有很好的创意并被授予专利 , 这种情况应该受到保护 。 但问题是目前这种专利的数量较少 , 原因是个人很少能够接触到实体经营 , 多是凭借空想 , 所以就会涉及到专利领域一个致命的缺陷 , 即‘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 这一点在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也有提及” 。

\n

(国际金融报记者 赵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