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在陕西省规范化丰产种植技术( 三 )

3.2 选种 , 播种

3.2.1 选种 春季、秋季均可选种 , 春季选种在3月份 , 秋季9~10月份白芨收获后也可以选种 , 选择当年的老秆及嫩芽的假鳞茎作种 , 要求无虫蛀、霉变、腐烂和机械损伤 , 边挖边栽 。

3.2.2 播种 白芨栽培的最佳时期是3~4月份 。 当春分过后 , 按株距15cm、行距20~30cm挖窝 , 窝深10~15cm , 窝底要平整 , 然后把嫩芽块茎分割成小块 , 每个小块上要保证有1~2个嫩芽 , 将带有嫩芽的种茎每窝均匀种植3个 , 每个种茎芽嘴朝处呈三角形相互错开 , 平放在窝底 , 然后再用充分腐熟沤好的农家肥 , 筛细后覆盖 。 也可以用草木灰拌入腐殖土或者细泥沙、细肥土覆盖 , 填压实 , 窝面覆盖要与畦面保持平行 , 4月份即可出苗 , 每亩用种量100kg左右 。

3.3 田间管理

3.3.1 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 , 栽培时杂草生长旺盛 , 滋生的杂草抑制白芨幼苗生长 。 当植株幼苗高度达3~6cm时 , 中耕除草1~4次 。 第一次在3~4月份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份 , 此时温度高、降水多、杂草生长快 , 白芨幼苗矮小 , 所以要及时中耕除草 , 避免草荒;第三次在7~8月份 , 这时候白芨生长基本停止 , 进入休眠期 , 除草的目的是防止杂草丛生;第四次在8~9月份 , 锄草时浅锄畦面 , 避免伤及茎芽和根 , 因白芨植株矮小 , 压不住杂草 , 中耕除草能促进白芨幼苗生长 , 冬季停止生长倒苗后 , 及时清理地面倒伏枯枝和杂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