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BUG引发“惨案”, 拼多多最大的敌人仍然是自己( 三 )

媒体人懂懂笔记曾有过一篇关于电商平台羊毛党的详细阐述的文章《你想抢的优惠券都被谁秒了?》 , 灰产秒抢优惠券、代做折扣下单做法的触角已触达至电商购物、外卖订餐、住宿旅游等领域的边边角角 。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扰乱电商平台正常经营秩序的 , 谈其游走在法律边缘也是说的过去的 , 毕竟优惠券在特定条件下是具备“财产”属性的 , 因此这种行为是对于正常消费者、以及平台方利益的裹挟 。

回到“受害方”之一的拼多多身上 。 优惠券BUG事件算是为拼多多“正名”了!这两年没少看拼多多这种九块九的广告了 。

讲完上面那个段子正经说几句 。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 , 对于互联网行业黑灰产早已司空见惯 , 相比较优惠券BUG之下 , 用户信息泄露类事件不胜枚举 。 在相关黑灰产治理工作进行的同时 , 作为平台方也应当开展基于自身层面的风险管控工作 。

创始人黄峥仅仅花了不到3年时间 , 将拼多多打造成除了阿里巴巴、京东之外的第三大电商公司(按GMV指标来衡量) , 2017年11月它的日订单量超过京东 。 极速奔跑必然带着疲态 , 加之发展步伐疏而不密 , 相信优惠券BUG事件会是黄峥重构一个更加严谨拼多多的又一新起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