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迎“竞争对手”?为了避免差评,被特殊人群“薅羊毛”( 二 )


俗话说“人是铁 , 饭是钢 , 一顿不吃饿得慌” , 可偏偏这句话到了如今的90后这里收效甚微 。 此前有第三方数据披露 , 很多人吃饭都不定时 , 而且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亿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时吃饭 ,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 催生了外卖行业的出现 , 而且以美团和饿了么为首的外卖企业 , 业绩报表也是逐年创造新高 。

首先 , 在胡润的中国500强民企排行榜中 , 美团点评以5500亿市值排名第六 , 其次 , 美团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 , 三季度美团营收达275亿元 , 是历史新高 , 同比增长44% 。 此外整体用户每年平均下来的交易笔数也有了突破 , 达到了26.5笔 。 这便直观的体现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 忙于工作 , 只能通过外卖来寻求自足 。

当然 , 美团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 背后离不开外卖员的辛苦付出 , 正是这些外卖员风里来雨里去才成就了美团的账面美观 , 可坊间对于外卖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 近期 , 就有媒体在深圳一处写字楼附近拍摄到了“奇葩”一幕 , 外卖小哥的配送之路迎来了“竞争对手” , 为了避免差评 , 被路边的大爷大妈这些特殊人群“薅了羊毛” , 大爷大妈负责最后的外卖配送 , 每单大约收取2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