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退出手机OS舞台, 真很屈辱吗?( 七 )

你能看到 , 过去几年 , 许多互联网公司的面孔一度非常相似 , 行业撕逼激烈而残酷 。 我想 , 这里面 , 应该就有这种同质化的思维在 。 它既是探索 , 也是创新远不够丰富的体现 。

当全新的数字转型风潮来临 , 这种思维还在加深 。 过去半年 , 我们看到过很多案例 。 巨头企业几乎全是这种动向 , 甚至连语言表达、概念定义都极为雷同 。

但我要说 , 随着数字转型走出这初期迷茫周期 , 走向纵深 , 这种同质化的动向可能会是行业发展的掣肘 。 全要素的比拼 , 会造成:

1、一股脑地“中台”与“基础设施”定位 。

高度同质化竞争 , 缺乏集约 , 产业资源浪费;

2、限于生态竞争 , 所谓“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有限 , 数据不能全面打通 , 反而成了新的孤岛 。

基础设施若不能互联互通 , 将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与品质 , 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不可能真正降低 。

3、它会引发政经世界的博弈 , 甚至地缘政治的博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