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电波(13)

目前快速射电暴研究的发展轨迹 , 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伽玛射线暴非常类似 , 科学界当时对伽玛射线暴的物理起源也是众说纷纭 。

伽玛射线暴与快速射电暴非常类似 , 都是来自宇宙深处、持续时标短暂、爆发光度极高的天文现象 , 而且两者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 每一类的起源都不同 。

由于伽玛射线暴在短短的几秒到几十秒之后就结束爆发 , 在1997年之前所有探测设备都无法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 精确定位非常重要 , 可以帮助发现伽玛射线暴在X射线、光学、射电等其他波段的辐射 , 从而帮助揭开起源之谜 。 1997年和2005年 , 天文学家通过精确定位 , 分别首次探测到长时标(大于2秒)伽玛暴和短时标(短于2秒)伽玛暴在其它低能波段的余辉 , 接着在2003年和2017年 , 天文学家终于分别获得明确观测证据 , 确定了伽玛射线暴的物理起源:长时标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坍缩死亡 , 而短时标伽玛暴则起源于两颗中子星或中子星与黑洞的碰撞、并合过程 。

对比伽玛射线暴的研究历程 , 结合目前多波段、多信使时域天文领域的快速发展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未来随着观测的深入 , 无论是重复的快速射电暴还是非重复的快速射电暴 , 它们的物理起源都将被一一揭示 。 特别是 , 未来5-10年中很多空间和地面大视场时域巡天项目(卫星、望远镜)的投入运行 , 重复的快速射电暴的物理起源将被首先揭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