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量级主播的音频经济体启示录( 九 )

不过增长也往往来源于空白 , 重新审视音频内容的自有属性 , 就会发现 , 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

比起难以直接辨认的文字风格 , 声音这种介质要更有辨识度 。 作为读者可能很难花二十秒就能看出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的差别 , 但作为一名听众 , 大概率可以花 5 秒辨识出高晓松和许知远的声音 。 再对比视频 , 音频制作门槛又要低很多 , 不需要精心拍摄素材 , 也不用学习如何剪辑视频 , 一个安静的房间就是一般音频内容生产的唯一要求 。

比起 vlogger 和自媒体写作者 , 音频的特点更容易建立起主播的个人 IP 。 例如曾经唱二人转的主播牛大宝利用自己在二人转舞台上磨练出的技巧 , 用多变的嗓音表演在有声书主播中独树一帜 , 在平台上积累了 167 万的粉丝 。 声音的高辨识度连接起渗透用户生活各个场景的高到达率 , 这就为音频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

而作为一种日常的感官方式 , 声音可以存在于用户生活场景的每一个角落 , 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 , 声音已经被公认为是代表未来的交互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