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佯攻者能否驱动阿里的自我革命?( 二 )

企业要保持活得长久 , 就需要时刻引入“外界病毒” , 来驱动自我进化和蜕变 。

对于今天的阿里巴巴来说 , 二十年积累下的传统电商生态遭遇美团、拼多多和快手等移动互联网巨头的挑战 , 这些外在的挑战者 , 既是暂时威胁肌体的病毒 , 同时 , 也是自我进化的机会 。

从2019年开始 , 阿里巴巴开始逐渐借鉴拼多多的新电商模式 , 建立了“聚划算”、“淘小铺”、“C2M事业部”、“淘宝特价版”等新业务 , 分别对应着拼多多的多重业务方向 。

其中 , 聚划算的声势最为浩大 。 据媒体报道 , 从11月份开始 , 阿里巴巴已经至少为聚划算投入了近30亿元 , 几乎要“承包”所有电视台的跨年晚会 。

外界观察认为 , 聚划算是阿里巴巴重启自我革命的一个信号 , 但从实际业务进展来看 , 现阶段的聚划算在围剿拼多多的多路部队之中实际上充当的是“佯攻者”角色 。 即通过营销宣传来造势 , 但在业务上却其实处于“说补贴又不敢放开补贴”的状态 , 反馈到商品上 , 就是其补贴商品常年处于“限时限量秒杀”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