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LC到QLC是科技进步还是倒退?大家都冤枉QLC了( 九 )

对普通人来说,这么多年来NAND最大的变化实际上是让大家能够承受得起容量越来越大SSD硬盘了,从当初核心容量32Gb到现在的512Gb甚至1Tbi,SSD的单位容量成本急剧下降,之前每GB价格高达10美元以上,现在每GB大概是0.1美元了,国内差不多是1元/GB了,部分产品甚至能做到每GB不到7毛钱,白菜价了。

总结:NAND闪存可靠性不是单一原因所致

对于NAND闪存的可靠性问题,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多年来业界一直在讨论SSD可靠性问题,SLC/MLC/TLC/QLC的类型区别确实是个主要因素,但可靠性从来不是单一因素所致的,说MLC比TLC可靠、TLC比QLC可靠需要站在同一基础上,但现实情况中真正影响NAND闪存可靠性的因素多了,原片、白片、黑片导致的差异其实比SLC/MLC/TLC/QLC大多了。

有关原片、白片、黑片的话题也是争议很多了,这三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NAND厂商质量控制要求不同的区别,原片有复杂、严格的测试流程保证质量,但是价格肯定是最高的,白片价格便宜30%以上,但质量可能有瑕疵,也可能运气好不会遇到问题,而黑片就更没法保证了,但是因为淘汰的边角料更便宜,成本极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