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号这样产品设计里,劣币驱逐良币必然发生( 二 )

百度做过很多转型努力,李明远主导的轻应用,是想继续用搜索的框架,把流量留在百度站内,但是与场景做对的尝试,是很难成功的,陆奇来了之后,信息流业务被向海龙提权,和大搜的资源捆绑销售,很快有了利润,也建立了企业政治白勺合法性。

信息流其实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习,既然拦不住今日头条,那就用今日头条的模式去满足对今日头条所代表的产品方向存在需求的用户,在这期间百家号被改朝换代,放到了内容体系里,主做媒体方面的衔接。

中途的一段插曲在于,大搜那边又另起炉灶,搞了一个熊掌号,旨在转化站长和开发者,直接和百家号产生了混淆和竞争,内部思想路线的分歧可见一斑,经过集团的调节和安抚,百家号和熊掌号后台合并,客户资源还是各自掌握,前台只保留百家号的品牌,这才齐心对外。

无论如何,百家号意昧着百度的一种行业判断,即在PC时代落幕之后,建站这块已经完蛋了,而上游网站的萧条对于搜索引擎而言,是致命的死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和外网的情况还不尽相同,前几天聊到了从FireFox出来、重新创业还是在做浏览器产品的那个哥们,朋友圈里就有讨论,在iOS和Android的江山里,为什么浏览器还是被视作是有市场的,这和“Web不死”的精神有关,就连Google自己,都还手握着PWA这个备案,随时提防App生态的崩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