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公司求我借钱,我为啥还要办信用卡?( 四 )

由于监管、技术等复杂原因,导致激进的消费金融市场迟迟没有降温,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余火在暗烧。

不负责企业才玩“一夜情”

激进和不成熟的理念,导致消费者购买了大量“我可能本不需要的产品”,从各种电商节日后的网友留言不难发现这一趋势。甚至于,还有的企业专门挑这种时机,将库存积压甚至质量不达标产品借机售出,最终都让消费者吃到苦头。

超前消费无罪,但超前购买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就有罪了。这个板子,主要就应该打在那些挑逗情绪、焦虑和欲望,同时只字不提信用、偿还、真实需求的消费金融企业身上。

这些企业的真实经营理念,是不服务用户的。许多年轻人容易被“1分钟借几十万”吸引住,以为这样的企业给力,真正为消费者着想,又不填表又不抵押,一点不麻烦,太爽了。

但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不服务用户,因为只有以这种噱头将用户吸引进来,才能完成交易。这看起来的确有点违背人性:那些看起来非常友好,用大量真金白银快速满足消费欲望的,反而是并不对你负责的。这种“一夜情”,最终往往只能让你品尝到欲壑难填的苦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