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Hash专栏|Monoxide:突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极简架构(14)
”最终原子性”(Eventual Atomicity) ,
在 Monoxide 中 , 我们采用非常简单的和去中心化的方式 , 将用户和交易分配到共识组 , 并不企图减少跨共识组交易发生概率 , 我们认为利用交易结构的局部性是 Layer 2 技术的事情 。 全网性能越高 , 共识组数量越多 , 跨共识组交易发生概率一定会越高 , 这不是一个可以回避的问题 。
在我们的实验中 , 当共识组数量达到 64 的时候 , 跨共识组交易的比例已经超过了 95% (实验的测试数据为以太坊 ERC20 的历史交易记录) 。 Monoxide 引入了最终原子性来实现高效的跨共识组交易处理 , 使得每个跨共识组交易带来的额外开销是一个常数 , 并且和共识组数量 n 无关 。
区块链系统 , 每一个交易都是一个原子操作 。 在单链系统中 , 就好比单线程 , 这个原子操作并没有被强调 , 因为交易本来就是被一个一个地确认和处理 , 系统无需任何额外的事情 , 原子性就自然有保障 。 而在 Monoxide 中 , 不同地址的状态在不同共识组中维护 , 互相不可见 , 其状态的更新也被两个不同的链驱动 , 就好比多线程 。
推荐阅读
- 活体机器人诞生,“五竹叔”要来了吗? | 新京报专栏
- 《反垄断法》大修互联网入法,超级巨头更需尊重竞争规则| 新京报专栏
- 阿里将在手机淘宝一级入口开设兴农脱贫专栏
- 别拿“末日论”看待互联网周期调整| 新京报专栏
- 唐界传媒品牌专栏:2020年值得关注的5大商业趋势
- 从逃离现实的互联网,到逃离互联网的现实 | 新京报专栏
- 互联网时代,过度依赖算法是种“机器官僚主义” | 新京报专栏
- 人工智能时代,战争不再只是争领土和资源 | 新京报专栏
- 徐永专栏∣经济下行与房地产调控的平衡
- 蔡凯龙:强敌压境 币圈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