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Hash专栏|Monoxide:突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极简架构(17)
从上述流程中 , 我们可以看到在 Monoxide 系统中交易原子性并没有得到立即满足 , 而是要等到所有接力交易被确认和执行之后 , 才最终得以完成 。 我们将此称为最终原子性 , 而不是要求即时的原子性 。
最终原子性使得跨共识组的交易可以被无阻塞地在多个共识组间接力执行 , 使得多个原子交易可以完全并行地重叠交错执行 , 从而使得 Monoxide 系统的全网吞吐能力得以完全释放 , 即使再多的跨共识组的交易也不会显着影响性能 。
我们即使假设 100% 的交易都是跨共识组的交易 , 一个支付交易将会变成两个交易 , 粗略地说 , 会使吞吐量减半 。 但是这个开销 , 和共识组的总数无关 。 当全网性能获得几个数量级的提升时 , 这个开销始终是吞吐量减半 。
故而 , 在我们的实验中 , 2048 个共识组能够获得近 1000 倍的吞吐量提升 。 基于最终原子性的执行逻辑 , 需要初始操作和接力操作满足前述的正确性约束 , 否则可能导致不一致的最终状态 。 诚然 , 这会对 Monoxide 平台上的智能合约开发带来一些难度 。 不过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代价 , 就好像给 GPU 写代码 , 给 OpenMP 写代码或者是给Hadoop 写代码 , 就是会比给单机单线程的 CPU 写代码要困难一些 , 思路上要绕一些 。 当然 , 结合恰当的合约语言模型、形式化验证工具 , 以及开发和调试工具的支持 , 开发的难度也会大大减少 。
推荐阅读
- 活体机器人诞生,“五竹叔”要来了吗? | 新京报专栏
- 《反垄断法》大修互联网入法,超级巨头更需尊重竞争规则| 新京报专栏
- 阿里将在手机淘宝一级入口开设兴农脱贫专栏
- 别拿“末日论”看待互联网周期调整| 新京报专栏
- 唐界传媒品牌专栏:2020年值得关注的5大商业趋势
- 从逃离现实的互联网,到逃离互联网的现实 | 新京报专栏
- 互联网时代,过度依赖算法是种“机器官僚主义” | 新京报专栏
- 人工智能时代,战争不再只是争领土和资源 | 新京报专栏
- 徐永专栏∣经济下行与房地产调控的平衡
- 蔡凯龙:强敌压境 币圈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