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腾爬向宇宙:科技巨头与少年科学家的故事( 四 )

(刻有288名青腾学员和企业名称的卫星面板)

而这颗卫星的特殊之处在于 , 在纪念意义与航天探索基础功能之外 , 它还搭载了由空天创客研发的可编程卫星载荷 。 其支持C语言程序与Python程序的星上自动部署 , 允许青少年在卫星发射升空后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利用卫星测控通道上传至卫星载荷执行 。

据了解 , 在卫星发射后1至2个月的卫星平台稳定期后 , 青腾之星的可编程载荷就会开机工作 。 全球青少年将能够与卫星连接 , 通过编程的方式 , 让卫星返回相应的内容 。

相信所有人都承认 , 青少年的航天教育与航天探索热情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至关重要 。 然而事实上 , 青少年航天教育长期停留在简单天文观测和理论学习的阶段 。 青少年阶段亲身参与空地探索、卫星工作的机会是非常稀缺的 , 更遑论将卫星与编程结合的青少年科学实践 。

试想一下 , 2049年 , 也就是30年后的航天科学家 , 或许正应该在今天被激发兴趣 , 启动科学实践 , 然而让他们能在今天就接触卫星 , 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工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