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多闪有机会吗?( 四 )

多闪的主张已经明确喊了出来:一切沟通,从视频开始,「有话小视频说。」

和发达国家的进程相比,因为受到数字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商业生态素来有着「跳级」的说法,比如零售业,直接越过百货时代跳到了电商战国,或是支付,越过信用卡的普及直接抵达了移动支付的终点,这些都是「未来的降临并不均匀」的证明。

在社交领域,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跳过了Instagram——那些标榜是「中国版Instagram」的产品其实都没有建立与其匹配的对应地位——而是把短视频市场颇为超前的建立了起来,以致于抖音以TikTok的身份出海征战大杀四方的时候,惊讶的外媒还在复盘Vine是怎么死掉的。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缺乏家庭录像这种传统文化的中国用户用另一条路径实现并赶超了记录生活的影视化媒介,而多闪之于抖音,就是要将短视频作为生活方式,贯彻到社交行为里。

换句话说,见字如面的时代过去了,Snapchat偷袭Facebook的招数,多闪现着想要复制一遍。

关于微信里的社交礼仪,被广为赞同的原则之一就是「尽量不要发语音,不礼貌」,因为语音的消化成本和它的信息含量不成正比,原本可能10秒钟就能阅毕的消息,换成语音发送,就要活生生的逼接受者耐着性子用60秒钟听完,体验恶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