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质左不过“复读机”式的复制粘贴( 三 )

惯乎“自黑”的程序员们在谈及“复制粘贴”这一功能时 , 也每每称自己为“CV 工程师”、“代码搬运工” , 末了还不忘附上一句“CV 万岁” , 更是不乏关于“要不要重复造轮子”的讨论 。 也正是因此 , Evelyn 作为复制粘贴的发明者 , 同时被奉为程序员的“大恩人” 。 其逝世消息流出后 , 大量程序员留言致哀 , 感谢其为工作效率提升所付出的努力 , 并表示 , “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了复制粘贴的创始人 , 但是将会有越多越多的继承人” 。

诚然 , 代码的复用乃至继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相当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 会是更为高效的选择 。 但外界却也因此不乏将程序员的工作与复制粘贴相等价的评判 。 事实上 , 于程序员而言 , 要想真正做好复制粘贴并不容易 , 往往建立在大量的源码阅读基础上 。 真正有价值的并非截取的那段代码内容本身 , 而是在于如何复制 , 又要粘贴到哪里 。 很多时候 , 复制粘贴仅仅是减少不必要工作量的必要手段 。 对于这个问题 , 有评论表示 , “程序员的复制粘贴多是为了提升效率 , 而提效节省下来的时间 , 则可用来进行更深的思考” 。 此外 , 亦不乏评论强调要“避免重复造轮子这句忠告的滥用” , 以免落入老马经验的陷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