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25年变迁:两次跃迁,四次浪潮,一次赌未来( 二 )

\n

时势造英雄 , 结果往往从选择之初就埋下了伏笔 。 一个外语老师成为教大家做“不难做的生意”的大师 , 一个在股市斩获颇丰的潮汕人模仿了ICQ推出了中国的社交软件并一度不得不假装女生和网友聊天 , 一个在研究生面试计算机专业的山西人被教授问中国是否有计算机时尴尬异常的年轻人 , 他们在25年的中国互联网跃迁中尝尽冷暖 , 也如履薄冰 , 有沉浮 , 有高光 , 在一次又一次对未来的赌博中 , 他们成了行业的标杆 , 他们的故事从1999年开始 。

\n

缘起:美国模式 , 中国落地(1995~1999) \n

1991年圣诞节 , 第一次搭乘飞往国外的飞机的李彦宏 , 去往美国求学 , 他完全不会想到 , 自己将在8年后的同一天回来 , 放弃高薪和绿卡 , 并开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

\n

这一年 , 第一个web网页才诞生 , 没有人关心互联网是什么 。 直到1995年8月9日 , 网景公司拆分浏览器上市 , 这家成立16个月 , 从来没有盈利的公司 , 市值27亿美元 。 此后20年 , 再没有投资者会以利润来衡量一家科技公司 , 用户量和互联网思维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共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