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获进展( 三 )

不过 , 电推进系统的缺点是推力过小 。 目前采用电推进系统的航天器 , 推力大多停留在毫牛级 , 被戏称为仅能“推动一张纸” , 如采用电推进器的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的推力仅为29.56毫牛、美国波音公司702卫星平台上使用的电推进器推力为165毫牛 。 因此 , 电推进系统目前主要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修正和轨道维持等对推力要求不高的任务 , 或用于执行星际探测任务的飞船和探测器等 。 霍尔电推进器作为电推进系统的一种 , 被公认为是卫星调整姿态首选推进装备 。

据报道 , 近年来 , 中国在电推进技术领域取得不小进展 。 2015年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首个星载离子电推进系统在地面寿命和可靠性试验中累计工作1.1万小时 , 可支持卫星在轨稳定运行15年 。 有评论认为 , 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电推进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16年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磁聚焦霍尔推进器 , 较美俄同类产品性能提升20%以上 。 此次801所研制的霍尔推进器推力达到1牛 , 可为大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型/重型全电推平台、深空探测器、太空摆渡车等航天器的变轨飞行、在轨位保和姿态控制等任务提供动力支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