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利器为何持续紧缺?深度解析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产业链( 八 )

\n

正因为如此 , 国务院于1月30日就印发了关于组织做好红外体温筛检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 通知明确将红外体测筛检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 。

\n

\n \n

虽然国内红外热成像产业链企业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等紧急复工 , 并提供数千台红外热像仪 , 携手助力各地防疫工作 , 但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疫情的需求 。

\n

随着各地延迟上班时限的临近 , 返程复工大潮即将开启 , 必将对于疫情的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 。 预计各地政府及企业将进一步加大防疫工作的建设力度 , 目前医院、高铁、飞机场、地铁、大型商超、写字楼、学校等场所对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需求急剧增长 。

\n

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为例 , 2月8日下午2:00 , 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 , 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 。 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 , 上海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共设置了16个检测点 , 主要以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为主 , 截至2月7日 , 虹桥枢纽机测体温122万人次 , 发现体温异常101人 。 显然 , 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于如此大规模人次的体温检测 , 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