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缬草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八 )

3小结

宽叶缬草由于生长环境与气候特殊 , 加上人为对杀虫剂的滥用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使得为宽叶缬草有效传粉的昆虫种类与数量不足 , 进而致使宽叶缬草授粉不充分而发芽率低 。 选择天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较好的林缘、沟边建立宽叶缬草人工繁育种子基地 , 有充足的传粉昆虫授粉 , 或人为合理有效地通过饲养中华蜂等来弥补宽叶缬草授粉昆虫种类和数量的不足 , 提高瘦果的发芽率 , 待种子成熟前对其人工套袋 , 能有效解决宽叶缬草人工栽培中的制种问题  。 宽叶缬草的根茎繁殖能够保持繁殖母体的优良遗传特性 , 但会消耗大量的可用药材;组织培养技术不受气候、季节等的影响 , 可以快速繁殖种苗 , 加快繁育速度  , 但是长时间的无性繁殖也会使品种退化 。 所以如何利用宽叶缬草的有性繁殖聚合优势性状 , 再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快速扩繁种苗 , 加快良种繁育速度 , 实现工厂化育苗 , 使宽叶缬草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 将是宽叶缬草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 而对于宽叶缬草不同繁殖方式得到的材料与野生资源在药用成分及含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