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展示了人类面对宇宙级威胁的生存笨思路( 二 )

这是一部靠剧情卖座的影片 , 剧情并不复杂 , 主要讲述地球逃离太阳系以免于太阳危机 , 计划利用行星推进器把地球从原有轨道推向遥远的比邻星 , 这是一场长达2500年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宏计划 , 分为五个阶段:

(1)刹车阶段:凭借部署在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力 , 使地球停止自转;(2)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动分布在地球半边的1万个行星发动机 , 使地球加速驶出太阳系;(3)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 , 驶向人类选定的新家园“半人马座比邻星”;(4)后流浪阶段:驶出太阳系以后 , 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 , 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 , 滑行1300年 , 随后地球沿前进方向调转180° , 开启发动机 , 用700年进行减速;(5)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 , 成为卫星 。

故事演绎得很精彩 , 不过还是有几个疑点 。

影片里地球成了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 , 1万个行星推进器就安装在地球表面 , 以完成前述任务 。 我们知道 , 地球大气层厚1000公里 , 达到地球半径的六分之一左右 , 是地球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 。 而影片中行星推进器火焰高10公里 , 还不及大气厚度的1/100 , 如果1万个同时点燃 , 必将吹破大气层 , 将包裹在地球上的空气全部吹走 , 这样才能产生实际推力 。 如果地球流浪的结果是破坏了大气层 , 那么地球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没有了 , 即使逃离太阳系成功 , 又如何重建大气层 , 这是个根本问题 。 在这漫漫的2500年征程中 , 如何供给地下庇护所的空气、食物都是一个巨大问题 , 此时需要重构一个没有大气层的生态 , 谈何容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