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中科院等科学家合作研究制备出柔性碳纳米管传感存储一体化器件( 二 )

\n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铝纳米晶浮栅的碳纳米管非易失性存储器 , 具有高的电流开关比、长达10年的存储时间以及稳定的读写操作 , 多个分立的铝纳米晶浮栅器件具有稳定的柔性使役性能 。 更重要的是 , 电荷在氧化生成的AlOx层中的隧穿机制由福勒-诺德海姆隧穿变成直接隧穿 , 从而实现光电信号的传感与检测;基于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优化设计 , 制备出32×32像素的非易失性柔性紫外光面阵器件 , 首次实现了光学图像的传感与图像存储 , 为新型柔性光检测与存储器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n

科研人员采用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薄膜为沟道材料 , 利用均匀离散分布的铝纳米晶/氧化铝一体化结构作为浮栅层与隧穿层 , 获得高性能柔性碳纳米管浮栅存储器(图1) , 实现在0.4%弯曲应变下器件读写与擦除之间的电流开关比高于10 5 , 存储稳定性超过10 8 s(图2) 。 同时 , 较薄氧化铝隧穿层可使在擦除态“囚禁”于铝纳米晶浮栅中的载流子在获得高于铝功函数的光照能量时 , 通过直接隧穿方式重新返回沟道之中 , 使闭态电流获得明显的提升 , 完成光电信号的直接转换与传输 , 实现集图像传感与信息存储于一身的新型多功能光电传感与存储系统(图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