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和白矮星最终会变成黑矮星?不只那么简单,爆炸可能性更大( 三 )

不过理论上讲这两种星体形成之后的温度会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 因为它们内部不再有核聚变 , 所以只会将自身固有的热量辐射出去 , 当辐射到表面接近宇宙背景温度时 , 它们就成了一颗黑矮星 , 也就是一个不发光也不散热的星体 。

但是中子星和白矮星的散热时间会非常长 , 可能长达200亿年 , 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宇宙138亿年的年龄 , 所以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颗黑矮星 。

虽然理论上这么认为 , 然而实际上宇宙中的白矮星和中子星热度降下来非常不容易 , 这是因为无论是中子星还是白矮星 , 它们形成的时候周围都会由于恒星的膨胀和扩散而存在大量的气态物质 , 宇宙中几乎没有周围空无一物的中子星和白矮星存在 , 而它们周围存在的物质的一部分也会在它们的引力作用下重新回到中子星和白矮星上 , 形成厚厚的大气层 , 这就像一个热量保护层一样 , 而且有的这类星体附近有恒星存在 , 也可以从恒星上吸取大量气态物质 , 其中的氢和氦元素等在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表面由于重力和高温作用还会激发核聚变 , 也就是说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表面通常都会发生氢元素的核聚变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