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5G商用神话中,我们不能学到什么?( 五 )

LG V50 ThinQ是5G硬件补贴大潮中一款出场率很高的产品 , 但LG除了有“硬件厂商”这一身份外 , 同样也是通信运营商 , 旗下的LG U+在这次5G普及潮中表现的相当活跃 。 也就是说作为运营商的LG补贴的是自己的手机产品 , 又将用户的通信资费收入囊中 。 等于是做了一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补贴活动 。

至于提到三星这家企业就更好理解了 , 在硬件厂商之外 , 三星还是韩国主要的5G基站设备制造商之一 , 韩国运营商SK电讯首批商用5G基站就是从三星手中采购的 。 在5G商用落地初期 , 累积更多的用户当然可以有利于5G基础设施的更广泛销售 。

这样在A项目上少赚点再在B项目上赚回来的逻辑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 仿佛挖掘出了记忆中那位不知何时回国的贾姓男子和他挂在嘴边的那句“生态化反”……

但对财力雄厚的韩国集团们来说 , 生态化反“垮掉”的几率并不大 , 甚至对于LG这样的手机厂商来说 , 甚至还有可能借此打一场翻身仗 。

最近几年以来 , 随着中国手机厂商崛起 , 加之在移动AI潮流中的落后 , LG手机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 。 这一次借助硬件与通信服务的强联系 , 可以更加便利的占据5G手机这一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