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网的门槛前,渴望知识的我太穷了(16)

这种与中国知网 “高卖低买”如出一辙的行为 , 来源于出版社盈利至上的商业模式:

目前 , 科学家的实验项目开展大多由政府出资 , 作为其研究成果的论文则是免费提供给出版商 , 出版商再付钱给科学编辑 , 让他们判断作品是否值得发表、检查语法问题 。

然而 , 这个“判断”工作实际上大多并不需要科学编辑负责 。 “是否值得发表”的标准是论文的科学有效性 , 这往往是通过“同行评议”来决定 , 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科学家志愿完成的 。

所以结果就是 , 科学家们提供了科研成果和评议结论 , 而出版商依然是只需支付微薄的成本就可坐享其成 。

堪称“知识界的海啸” 。

无论国内外 , 出版商作为“中间商”赚差价的行为都如出一辙 。 普通人骂归骂 , 在这样坚固而庞大的商业链条面前 , 也只能萌生无穷无尽的无力感 。

没有人能够阻挡 , 我对知识的向往

推荐阅读